实现新突破,这个村集体收入超200万
实现新突破
这个村集体收入超200万
2019年前,福安村薄弱的村集体收入仅能维持村庄的基本运转,经营性收入更是为零……2022年,福安村的村集体经济增加到200多万元,短短三年的时间,这个小村子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实现村集体经济的逆转?
福安村进村道路上,各色鲜艳的花朵掺在绿茵茵的树木间,格外美丽。若是绿化树木和花朵枯萎死亡,需要及时更换。如今保持住这条路的“颜值”,福安村的绿化已经能够自给自足了。
2020年,福安村整合土地资源,将村口的一片低端花卉大棚进行了流转,建盖起了5亩的高标准化大棚,用于种植各类绿化苗木。
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倪忠福说:“如果我们没有这个大棚,每次换绿化苗木都要到去斗南买,一年要用掉集体资金二三十万,可心疼了。但是自从有了这个苗木大棚,我们自己种,每年只要十多万元就实现了绿化苗木自由”。
走进这个高标准大棚看到,各类绿化苗木长势良好,一盆在别的市场上卖60元的三角梅,福安村自己培育,仅要十来元。这个高标准大棚刚建盖好的时候,仅仅为村里带来了5万元的纯利润。但是到了2023年,这个大棚不仅实现了村内绿化美化自由,还对外售卖了许多绿植,更是为村里带来了十多万元的纯利润。
倪忠福指着村里的一处多肉造型船说:“如果是让其他公司来做,这一船花就要花1、2万块钱。但是,由我们自己做,仅仅花了两千多块,大大减轻了集体经济的负担”。
集体经济不能光靠“节流”而不“开源”。靠着灵活的头脑,福安村抓住契机走出了一条“自给自足”的村集体增收道路。
倪忠福说:“2013年,福安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,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,铺设了青石板路面。2019年,入选‘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’,极大改善了村内基础设施。”
近年来,福安村靠着悠久的历史得到了不少好项目的支持,尤其是将村内的6所清代“一颗印”式的老房子进行修缮和集中打造后,福安村靠着古朴的建筑和热情的村民一炮而红。
福安村深知“等靠要”只能解决一时的困境,要想实现长远发展,关键还得靠自己。2020年,一个由福安人自己经营的公司——昆明古村六坊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成立了。
福安村依托成立的公司,以福安村委会为股东,以股份经济合作社为基础,大力盘活宅基地、农房和土地等闲置资产,建立农村产权流转服务站和网络招租平台,通过网络竞拍和招租的方式,提高流转效率和市场化水平,保证收益最大化。三年来,共盘活村集体公房2栋,流转村民古民居12栋,流转盘活土地28.77亩,先后开办农家乐7家、咖啡吧+书吧1家、民宿2家,建设高标准大棚示范基地1个。
为了永葆活力,昆明古村六坊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市场化招引2名本地大学生担任乡村CEO,发挥其一头连村民,一头接市场的作用,通过整合资源、市场化运作的方式,推动福安村业态培育、市场开拓、活动策划、IP打造、宣传推介等工作,逐渐形成以“古滇新韵、福安古村”为品牌的村庄特色,乡村旅游、民宿、餐饮、农家乐、特色种植等业态逐渐丰富。靠着公司化运营,福安村的集体经济从2019年的84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200万元左右,增长138%。
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其终极目标是推进共同富裕,只有让村民得实惠、增收益,才能激发乡村发展的永续活力。
福安村坚持“以农民为主体、让农民共同致富”的理念,在做大“蛋糕”的基础上又分好“蛋糕”,动员广大村民以“主人翁”身份参与乡村发展,大家一起闯、一起干,通过“以修带租、资产入股、返利分红”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,集体公司自主经营产生的收益、收取的管理服务费及部分固定资产出租收取的租金,40%用于发展村内公益事业,60%纳入村民分红计划。2022年向村民分发红利300元/人,以联农带农机制实现村集体、农民群众双增收,让群众最大限度共享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。
【全媒体记者 刘佳 通讯员 李雪艳】
点击名片
关注我们
扫码添加
“昆明晋宁发布”微信
如果您有新闻线索
欢迎向我们提供
抖音/快手|昆明晋宁发布
新浪微博 |昆明晋宁发布
今日头条 |昆明晋宁发布
编辑:沈仕会
编审:方维林
审核:冯静
终审:段正祥
推荐阅读